-
-
-
-
-
- CS101(25Hz~150kHz电源线传导敏感度)
- CS102(25Hz~50kHz地线传导敏感度)
- CS103(15kHz~10GHz天线端口互调传导敏感度)
- CS104(25Hz~20GHz天线端口无用信号抑制传导敏感度)
- CS105(25Hz~20GHz天线端口交调传导敏感度)
- CS106(电源线尖峰信号传导敏感度)
- CS109(50Hz~100kHz壳体电流传导敏感度)
- CS112(静电放电敏感度)
- CS114(4kHz~400MHz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
- CS115(电缆束注入脉冲激励传导敏感度)
- CS116(10kHz~100MHz电缆和电源线阻尼正弦瞬态传导敏感度)
- RS101(25Hz~100kHz磁场辐射敏感度)
- RS103(10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度)
-
-
-
-
-
-
-
-
-
- CS101(25Hz~150kHz电源线传导敏感度)
- CS102(25Hz~50kHz地线传导敏感度)
- CS103(15kHz~10GHz天线端口互调传导敏感度)
- CS104(25Hz~20GHz天线端口无用信号抑制传导敏感度)
- CS105(25Hz~20GHz天线端口交调传导敏感度)
- CS106(电源线尖峰信号传导敏感度)
- CS109(50Hz~100kHz壳体电流传导敏感度)
- CS112(静电放电敏感度)
- CS114(4kHz~400MHz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
- CS115(电缆束注入脉冲激励传导敏感度)
- CS116(10kHz~100MHz电缆和电源线阻尼正弦瞬态传导敏感度)
- RS101(25Hz~100kHz磁场辐射敏感度)
- RS103(10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度)
-
-
-
-
客户案例
CASES

光伏逆变器简介
发布时间:
2023-07-06 00:00
1. 前言
未来,能源清洁化转型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根据2022年英国独立气候智库Ember发布的报告显示,为实现全球温控1.5℃的目标,到2030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需保持每年20%的增长速度。2021年,全球风光发电量占比首次突破10%,未来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全球主要区域都提出了未来清洁能源的发展规划。
2022年6月,中国颁布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从2020年的2.2亿千瓦时提升到3.3亿千瓦时,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实现翻番。在发电侧,集中建设“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利用特高压输电送至负荷中心,总装机量在2025年预计超过500GW;在用电侧推进新建厂房和公共建筑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成为落实上述目标的重要举措。
随着世界对于能源问题的重视,人们对绿色能源的期望越来越高,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以太阳能发电为基础的光伏发电系统,具有系统安全、无污染、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其中的关键部件光伏逆变器将阵列输出的直流电流转化称为交流电,并上传至电网。
本文章重点给大家介绍光伏逆变器分类、工作原理和它在电磁兼容领域测试要求。
2. 光伏逆变器简介
光伏逆变器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心脏,其主要功能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以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供离网的电网使用。由逻辑控制电路,滤波电路与以及逆变电路组成,其中逆变电路为逆变器核心。(见图1 实物图)
图1 光伏逆变器
2.1光伏逆变器工作原理
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先经过直流滤波电路,去除电流波动和电磁干扰,进入逆变电路,在逆变电路中现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再将不规则的交流电整流为正弦波交流电,再由输出端的滤波电路滤除逆变过程中产生高频干扰信号,从而并入电网或者直接供应负载。(见图2 工作原理图)
图2 光伏逆变器工作原理图
2.2 光伏逆变器分类
有关逆变器分类的方法很多,例如:根据逆变器输出交流电压的相数,可分为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根据逆变器使用的半导体器件类型不同,又可分为晶体管逆变器、晶闸管逆变器及可关断晶闸管逆变器等。根据逆变器线路原理的不同,还可分为自激振荡型逆变器、阶梯波叠加型逆变器和脉宽调制型逆变器等。根据应用在并网系统还是离网系统中又可以分为并网逆变器和离网逆变器。为了便于光电用户选用逆变器,这里仅以逆变器适用场合的不同进行分类。
① 集中式逆变器
集中式逆变器的光伏逆变方式是将很多并行的光伏组串连到同一台集中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做最大功率峰值跟踪以后,再经过逆变后并入电网。
集中式逆变器单体容量通常在500kW以上,单体功率高,成本低,电网调节性好,但要求光伏组串之间要有很好的匹配,一旦出现多云、部分遮阴或单个组串故障,将影响整个光伏系统的效率和电产能。集中式逆变器最大功率跟踪电压范围较窄,组件配置灵活性较低,发电时间短,需要专用的具备通风散热的专用机房,主要适用于光照均匀的集中性地面大型光伏电站等。
②组串式逆变器
组串式逆变器是对几组(一般为1-4组)光伏组串进行单独的最大功率峰值跟踪,再经过逆变以后并入交流电网,一台组串式逆变器可以有多个最大功率峰值跟踪模块。组串式逆变器的单体容量一般在100kW以下,其优点是不同的最大功率峰值跟踪模块的组串间可以有电压和电流的不匹配,当有一块组件发生故障或者被阴影遮挡,只会影响其对应的最大功率峰值跟踪模块少数几个组串发电量,对系统整体没有影响。逆变器最大功率跟踪电压范围宽,组件配置灵活,发电时间长,可直接安装在室外。
相较于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价格略高,大量组串式逆变器并联时需要在技术上抑制谐振的发生,主要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在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亦可应用。
③微型逆变器
微型逆变器是对每块光伏组件进行单独的最大功率峰值跟踪,再经过逆变以后并入交流电网。
微型逆变器的单体容量一般适用于小功率,其优点是可以对每块组件进行独立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在碰到部分遮阴或者组件性能差异的情况提高整体效率。此外,微型逆变器仅有几十伏的直流电压,全部并联,最大程度降低了安全隐患,其价格高昂,出现故障后较难维护。
2.3 光伏逆变器连接示意图
图3 连接示意图
3、国内光伏逆变器电磁兼容测试要求
目前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标准是NB/T32004-2018 《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3.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连接到PV源电路电压不超过直流1500V,交流输出电压不超过1000V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集成升压变压器并网至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的预装式光伏并网逆变装置可参照执行。
3.2 逆变器分类:按接入电压等级分为A类逆变器和B类逆变器,
A类:指通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或通过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与公共电网连接的光伏发电站所用光伏逆变器。
B类:指通过380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以及通过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用户侧的光伏发电系统所用光伏逆变器。
3.3 试验项目及要求
A类逆变器是应用在光伏发电站,B类逆变器应用在用户测光伏发电系统,大部分EMC实验室检测能力只能测试B类逆变器,下面试验项目和试验要求只针对B类逆变器介绍。
①传导发射
B类逆变器交流端口和直流端口GB4824中1组B类限值,有线网络端口和信号/控制端口应满足IEC62920:2017 中B类限值,限值见下图
图4
②辐射发射
B类逆变器应满足GB4824中1组B类限值,限值见下图
图5
③抗扰度项目及要求,见图6、图7:
图6
图7
希望大家通过本文章能基本了解光伏逆变器和它在电磁兼容领域测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