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专栏
Technical column

交流电源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低频抗扰度测试解析
- 分类:技术专栏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22 17:10
- 访问量:0
1什么是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
通俗而言,在电力系统把50Hz的电压或者电流波,叫做基波,不是50Hz的电压、电流就是谐波。电网中有一些特殊的用电设备,比如:大功率整流器、中频炉、变频器、劣质节能灯等等,这类设备的工作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我们称为非线性的负载。电机发出的电能,本来是比较规整 的50Hz频率,但是如果遇到非线性设备在电网中,这一些设备工作时,就会产生谐波。比如单相整流器,就把50Hz的基波,“整”成具有100Hz、150Hz、200Hz……等等成分的信号,就出现了谐波。这种会产生谐波的设备,我们常常叫它“谐波源”。
通常情况下,谐波的频率为50Hz的整倍数,谐波用基波的倍数表示。例如频率为150Hz的正弦波称为3次谐波,频率为250Hz的正弦波称为5次谐波,频率为350Hz的正弦波称为7次谐波,以此类推。
在工频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之间,同时存在一些不是基波频率整数倍的频率,它们或以离散的频率、或以一个宽带频谱出现,这就是谐间波。
电网信号,是指在电网中由发射机产生以便供电公司控制供电网络中的设备(公用照明,计价表等)的信号。通常发射机只是以断续信号短时工作,所采用的频率在谐波之间,即频率范围为100Hz-3kHz。
2谐波的危害
谐波的危害:电机
谐波电压与谐波电流产生额外的铁损与铜损 ,导致电机的额外发热,降低电机的效率产生脉动转矩致使电动机振动加剧,影响电机寿命和输出转矩的稳定性。
谐波电压降低了绝缘介质强度,加速线圈绝缘的老化,降低电机使用寿命。
谐波的危害:电缆
谐波电流会使电缆过载、导致过热 、发生绝缘破坏而烧毀。
对高频率谐波电流,电缆呈现集肤效应, 使额定载流量减少,增大漏电流,引起单相对地击穿,造成三相短路。
零序(3的倍数次)谐波电流会导致三相四线系统的中线过载、损坏。
谐波的危害:系统谐振
谐波电流可使电容器介质损耗增加,发热和寿命缩短;大量吸收谐波会导致电容器过流,引起熔丝熔断。
电容器与电网电感形成串联谐振回路,能引起谐波的放大,电容烧毁等。
引起系统谐振导致,电容器组、电抗器组及相关用电设备,因过电流或过电压,而损坏或无法投入运行。
谐波的危害:通信 网络
干扰信息、数据、通信系统,造成系统死机或控制失常、停机,严重的会丢失实时数据,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通信系统实行的联网运行,如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发生故障,将造成整个联网系统的瘫痪,而高次谐波就能造成数据处理中心主机的误操作和死机。
谐波也会造成通信仪器的误动作和死机,给通信行业和用户带来麻烦,造成了通信行业和用户的纠纷。
谐波的危害:医院
出现数据差错;图像模糊;信息丢失;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具有高灵敏微电子器件,谐波干扰容易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谐波的危害:其他
改变保护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引起误动作、造成继电保护等自动装置工作紊乱。
谐波延缓电弧熄灭,影响断路器的分断容量。
使计量仪表特别是感应式电能表产生计量误差。
干扰邻近的电力电子设备、工业控制设备,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抗扰度测量波形介绍
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低频抗扰度测试,依据标准GB17626.13(IEC 61000-4-13)有四类试验方法(波形):谐波组合试验(平顶波和尖顶波)、扫频试验、单个谐波和谐间波试验,以及Meister曲线试验。
3.1谐波组合试验(平顶波和尖顶波)
谐波组合试验包括平顶波和尖顶波两个试验。EUT每种组合波都要进行试验。
平顶波
平顶波电压随时间变化,每个半波由三部分组成,波形如下:
第1部分:从零开始,按纯正弦函数变化,对于等级2达到峰值的90%,对于等级三达到峰值的80%。
第2部分:是恒定电压。
第3部分:于第1部分相对应。
平顶波波形图
尖顶波
尖顶波是由相应的相位关系的离散的3次谐波和5次谐波叠加而产生。波形如下:
尖顶波波形图
3.2扫频试验
频率扫描测量波形示例如下图:
扫频测量波形图
3.3单个谐波和谐间波试验
单个谐波是指在2f1~40f1频率范围内的谐波。这些谐波按照试验等级将单个正弦波电压施加到基波电压上。
谐间波是在16Hz~2000Hz频率范围内的谐波。谐间波按照一定的步长,将试验等级的单个正弦波电压施加到基波电压上。
测量波形如下:
多次谐波试验序列示意图
3.4Meister曲线试验
具有电网信号和/或纹波控制的电网中使用的设备,需要施加Meister曲线试验,波形如下:
Meister曲线波形(100Hz-3kHz)
4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抗扰度试验等级和试验要求
4.1谐波组合试验等级和要求
1)平顶波
平顶波试验等级见下表:
等级 |
函数 |
电压比Ky |
电压 |
函数 |
电压 |
1 |
0 ≤ |sin(ωt)| ≤ 0.95 |
1.0133 |
u = U1 × K1 × √2 × sin(ωt) |
0.95 ≤ |sin(ωt)| ≤ 1 |
u = ±0.95 × U1 × K1 × √2 |
2 |
0 ≤ |sin(ωt)| ≤ 0.9 |
1.0379 |
u = U1 × K2 × √2 × sin(ωt) |
0.9 ≤ |sin(ωt)| ≤ 1 |
u = ±0.9 × U1 × K2 × √2 |
3 |
0 ≤ |sin(ωt)| ≤ 0.8 |
1.1117 |
u = U1 × K3 × √2 × sin(ωt) |
0.8 ≤ |sin(ωt)| ≤ 1 |
u = ±0.8 × U1 × K3 × √2 |
x |
0 ≤ |sin(ωt)| ≤ x |
x |
u = U1 × Kx × √2 × sin(ωt) |
x ≤ |sin(ωt)| ≤ 1 |
u = ±x × U1 × Kx × √2 |
注: |
平顶波试验时间(Duration)要求为2分钟,测试波形示意图如下:
2)尖顶波
尖顶波试验等级见下表:
等级 |
h |
3 |
5 |
1 |
U1% |
4 % / 180° |
3 % / 0° |
2 |
U1% |
6 % / 180° |
4 % / 0° |
3 |
U1% |
8 % / 180° |
5 % / 0° |
x |
U1% |
x / 180° |
x / 0° |
注: |
尖顶波试验时间(Duration)要求为2分钟,测试波形示意图如下:
4.2扫频试验等级和要求
扫频试验时的频率等级如下表:
频率范围 f |
频率步长Δf |
等级1 |
等级2 |
等级3 |
等级x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
0.33f1 ~ 2f1 |
0.1f1 |
2 |
3 |
4.5 |
开放的 |
2f1 ~ 10f1 |
0.2f1 |
5 |
9 |
14 |
开放的 |
10f1 ~ 20f1 |
0.2f1 |
4 |
4.5 |
9 |
开放的 |
20f1 ~ 30f1 |
0.5f1 |
2 |
2 |
6 |
开放的 |
30f1 ~ 40f1 |
0.5f1 |
2 |
2 |
4 |
开放的 |
注: |
各频率范围的扫频幅值见上表,频率扫描的速率不小于每10倍频程5分钟。扫频中遇到EUT性能异常的频点以及所由的谐振点,应在每个频率点驻留是按至少为120s。测量波形如下:
4.3单个谐波、谐间波试验等级和要求
1)单个谐波
单个谐波的试验等级如下表:
非3的倍数的奇次谐波试验等级 |
||||
h |
等级1 |
等级2 |
等级3 |
等级X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
5 |
4.5 |
9 |
12 |
开放 |
7 |
4.5 |
7.5 |
10 |
开放 |
11 |
4.5 |
5 |
7 |
开放 |
13 |
4 |
4.5 |
7 |
开放 |
17 |
3 |
3 |
6 |
开放 |
19 |
2 |
2 |
6 |
开放 |
23 |
2 |
2 |
6 |
开放 |
25 |
2 |
2 |
6 |
开放 |
29 |
1.5 |
1.5 |
5 |
开放 |
31 |
1.5 |
1.5 |
3 |
开放 |
35 |
1.5 |
1.5 |
3 |
开放 |
37 |
1.5 |
1.5 |
3 |
开放 |
注: |
3的倍数的奇次谐波试验等级 |
||||
h |
等级1 |
等级2 |
等级3 |
等级X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
3 |
4.5 |
8 |
9 |
开放 |
9 |
2 |
2.5 |
4 |
开放 |
15 |
不试验 |
不试验 |
3 |
开放 |
21 |
不试验 |
不试验 |
2 |
开放 |
37 |
不试验 |
不试验 |
2 |
开放 |
33 |
不试验 |
不试验 |
2 |
开放 |
39 |
不试验 |
不试验 |
2 |
开放 |
注: |
偶次谐波试验等级 |
||||
h |
等级1 |
等级2 |
等级3 |
等级X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
2 |
3 |
3 |
3 |
开放 |
4 |
1.5 |
1.5 |
2 |
开放 |
6 |
不试验 |
不试验 |
1.5 |
开放 |
8 |
不试验 |
不试验 |
1.5 |
开放 |
10 |
不试验 |
不试验 |
1.5 |
开放 |
12~40 |
不试验 |
不试验 |
1.5 |
开放 |
注: |
在2f1~40 f1频率范围内将上表幅值单个正弦波电压施加到基波电压U1上,每个频率施加时间(Dwell Time)为5s,间隔(Pause Time)1s再施加下一个频率。
大于或等于3%等级的谐波电压(直到9次谐波)时,在基波0和180相位应分别施加试验等级,小于3%的试验等级的谐波电压没有相位要求。
试验波形如下:
2)谐间波
谐间波试验等级见下表:
谐波频率之间的频率试验等级(50Hz) |
||||
频率范围 |
等级1 |
等级2 |
等级3 |
等级X |
Hz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16~100 |
不试验 |
2.5 |
4 |
开放 |
100~500 |
不试验 |
5 |
9 |
开放 |
500~750 |
不试验 |
3.5 |
5 |
开放 |
750~1000 |
不试验 |
2 |
3 |
开放 |
1000~2000 |
不试验 |
1.5 |
2 |
开放 |
注:x是开放的等级,该等级由相关专业标准技术委员会确定。 |
谐波频率之间的频率试验等级(60Hz) |
||||
频率范围 |
等级1 |
等级2 |
等级3 |
等级X |
Hz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20~120 |
不试验 |
2.5 |
4 |
开放 |
120~600 |
不试验 |
5 |
7.5 |
开放 |
600~900 |
不试验 |
3.5 |
5 |
开放 |
900~1200 |
不试验 |
2 |
3 |
开放 |
1200~2400 |
不试验 |
1.5 |
2 |
开放 |
注:x是开放的等级,该等级由相关专业标准技术委员会确定。 |
谐间波试验每频率步长施加时间(Dwell Time)为5s,间隔(Pause Time)1s再施加下一个频率。
谐间波的频率步长见下表:
频率范围 f |
频率步长Δf |
0.33f1 ~ 2f1 |
0.1f1 |
2f1 ~ 10f1 |
0.2f1 |
10f1 ~ 20f1 |
0.2f1 |
20f1 ~ 40f1 |
0.5f1 |
谐间波测量波形如下:
4.4Meister曲线试验等级和要求
Meister曲线试验等级如下:
频率范围 f |
频率步长Δf |
等级1 |
等级2 |
等级3 |
等级x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试验水平U1% |
||
16.5 ~ 100 |
5 |
不试验 |
3 |
4 |
开放的 |
100 ~ 500 |
10 |
不试验 |
9 |
10 |
开放的 |
500 ~ 1000 |
10 |
不试验 |
4500/f |
4500/f |
开放的 |
1000 ~ 2400 |
25 |
不试验 |
4500/f |
4500/f |
开放的 |
注:2400Hz是60Hz系统最高频率,50Hz系统最高频率为2000Hz。 |
Meister曲线试验适用于等级2的产品。试验时,频率扫描的速率不少于每10倍频程5分钟。
Meister曲线波形如下:
5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抗扰度试验流程
为了简化试验,依照试验等级,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抗扰度测试可分为两个试验流程图:Class 1/Class 2试验流程图、Class 3试验流程图。
Class 1和Class 2试验流程图
Class 3试验流程图
6测试布置
单相EUT试验布置示意图:
三相EUT试验布置示意图:
世纪汇泽(苏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202100356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京